档案卡片处理人事档案疑难研究从人事档案卡片
人事档案卡片作为人事档案的一部分,虽然不收归在人事档案正册中,但是它却在人事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。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,许多高校的新入职教职工档案全部托管在了人才交流中心。在这种特殊时期,要想查阅一些新教职工的个人信息,就显得不太方便。此时,人事档案卡片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。其实,当年人事档案卡片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,是因为它的规格小巧,所占空间有限,而个人信息又相对齐全慢慢发展起来的。
一、卡片材质的起源——纸质卡片
最初筹建人事档案卡片时,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,当时就只有纸质卡片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,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,卡片的质地也不尽相同。最开始的卡片比较薄,颜色发黑,纸质较为粗糙,质地较脆,其实就是一张厚一点的纸,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,卡片变得比较厚实,颜色也较白。质地也很有韧性,这时的卡片就不是一张厚纸了,而是纸板,查阅起来很方便,不会和其他的卡片黏在一起捻不开。
二、卡片的规格
卡片规格比较小巧,长13厘米,宽7.8厘米。我们将卡片按照汉语拼音拼写顺序,排放在木质的抽屉盒子里,再把抽屉按照先后顺序放进卡片柜里。卡片柜共有两组,一组是干部卡片柜,另一组是学生卡片柜。每组柜子有36个小抽屉,每行6个,共有六行。卡片根据汉语“音序检字法”的原理,按照卡片姓名的顺序排列。每个抽屉上都用标签注明了本卡片盒里装的是包含哪些姓氏的卡片,如果某个姓氏包含的卡片较多,可能一个卡片盒里装不下,那就要放进下一个盒子里,例如张姓就放在了两个卡片盒里。这种情况也要标清楚此盒中装的是张姓的哪些卡片,如(张cai-zhuang)。干部卡片柜里装的是1975年以前入校的学生和所有干部、工人的人事档案卡片,还有一段特定时期内留苏预备部的留学苏联的学生卡片。学生卡片柜里装的是1975年以后入校的统招学生(本科、硕士、博士)的档案卡片。别小看这些或薄或厚、或黑或白、或脆或韧的档案卡片,我们利用起来得心应手,十分方便。
三、卡片的内容
卡片的页面设置和内容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,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。最开始填写的卡片内容十分简单,只有正面有内容,内容只有姓名、姓名拼音和曾用名三项,其他地方空空如也。紧接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卡片的内容一下变得丰富起来,比最初的姓名增加了学籍号、籍贯、年龄、性别、民族、个人职业、宗教、党派团体,最后学历是在某学校、某系科、几年级毕业,个人经历、特长,来本校入某部、某班、入校日期、转某部某班,日期是什么,调往何处,因何原因退休学,日期是某年某月某日,最后是通讯处。只有正面,反面没有内容。由此可见,这张人事档案卡片的作用显著,利用率也颇高,只有姓名及拼音已经满足不了利用者的需求。到了五十年代中后期,卡片的内容又有所修改和增加,将年龄修改为出生日期某年、某月、某日,将来本校入某部、某班、改成了某系、某年级、某班。把原来的部队编制,转为了学校正规编制。增加了干部编入单位,何时何地参加民主党派,介绍机关。而且卡片的反面也补充了内容,左边是个人简历,右边是家庭情况,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姓名、职务、与本人关系,共有几口人、本人籍贯、现在住址、是否华侨、侨居何国。到了六十年代初的卡片在学籍号的位置又增加了档案编号,其结果就是学籍号或档案编号,还增加了现有文化水平,最后学历是某年在某省某县市什么立什么学校什么系(中)几年级(毕业),家庭出身、个人成分,健康状况,校内变动。到了七十年代又增加了何时何地参加共产党,何时何地参加共青团,何时何地参加反动党派,档案转往机关。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断摸索,不断完善,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终形成了现代版的人事档案卡片,其主要内容正面是姓名、姓名拼音、学籍号(干部工资号)、曾用名、性别、籍贯、出生日期、民族、家庭住址、邮政编码、现有文化程度、毕业学校、毕业时间、何时何地入团、何时何地入党、宗教信仰、何时何地参加工作、身份证号、来自何学校(单位)、入校日期,编入单位分为干部和学生两栏:学生填写某院(系)某年级、某专业、某班、教职工的填写教工干编入单位,接下来是校内变动、离校日期、调往何处、档案转寄单位。卡片反面的内容有个人简历(要求从小学填起)、宅电、家庭主要成员情况(姓名、单位、职务、与本人关系)宿舍住址、宿舍电话和手机号码。很明显,人事档案卡片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改变的。最初的卡片只有姓名和姓名拼音,后来由于内容的过于简单,利用者想要得到的信息太少了,以至于无法满足其查阅的要求。他们只能简单的了解某个人是否在此大学学习过。其他情况一无所知。于是到了五十年代卡片就有了不断的发展变化。内容丰富了不少,因为时代的不同要求,内容也不断调整,甚至名称的叫法也有所改变,比如某部、某班后来改成了某学校、某系科,最后标准是某院(系)某年级、某专业、某班,学籍号、档案编号最终形成学号。
上一篇: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思考
下一篇:没有了